![]() 音樂:朱塞培·威爾第 劇本:安東尼奧·季斯蘭佐尼 根據法國古埃及考古學家芳思華·奧古斯特·斐迪南·馬里耶特原著改編 首演:1871-12-24,埃及開羅歌劇院 |
《劇情簡介》 時空:西元前1230年,古埃及法老王時期
第一幕 第一景 曼菲斯神殿大廳
大祭司朗費斯和年輕的埃及軍官拉達梅斯來到神殿裡,時值南邊的衣索比亞來犯。朗費斯告知拉達梅斯:神明們已經指定要由一位年輕軍官率領埃及大軍出征討伐,拉達梅斯則在心中暗想:如果他是那位軍官該有多好,一旦出征勝利,他就可以把榮耀獻給心愛的阿伊達。(詠歎調:聖潔的阿伊達) 第二景 神殿祭壇 神殿裡,女祭司歌頌埃及神明的全能,並在祭壇前向神明獻上一段舞蹈。大祭司朗費斯帶著剛剛被任命為出征大將軍的拉達梅斯來此祈求神明護祐,幫助埃及大軍打敗前來侵犯的衣索比亞軍隊,以衛家邦。
─ 第一幕落 ─ 第二幕 第一景 埃及公主寢宮
在奴婢們環俟之下,公主安奈瑞斯舒服地躺在長椅上,等待拉達梅斯率領埃及大軍出征勝利,凱旋歸來。 小黑奴們還特地獻上一段舞蹈,取悅公主。 第二景 提伯城門廣場
群眾夾道歡呼埃及大軍勝利歸來。埃及國王和公主安奈瑞斯在祭司們和軍士的簇擁下,也來到廣場前,迎接出征凱旋的軍隊。 ─ 第二幕落 ─ 第三幕 尼羅河畔神殿前 月光下的尼羅河畔出奇的寧靜。埃及公主安奈瑞斯在大祭司朗費斯的帶領下來到神殿,在她和拉達梅斯的婚禮舉行之前,祈求眾神賜予寵愛和祝福。眾人進入神殿後,阿伊達也悄悄來到神殿前,等待拉達梅斯前來相會。阿伊達擔心拉達梅斯約她來此是要向她告別,果真如此的話,她將選擇尼羅河底作為終身之所,到時將永不得再見讓她思念的故鄉(詠歎調:我的祖國)。此時,阿摩納斯洛也悄然來到此地,他要阿伊達從拉達梅斯口中套出埃及大軍進攻衣索比亞的秘密通道;在父親的親情逼迫與愛情掙扎之下,阿伊達只好勉強答應。稍後,當拉達梅斯前來赴約時,阿伊達以愛情相誘,終使拉達梅斯不自覺吐露軍機,而被躲藏在樹後的阿摩納斯洛竊聽到埃及國防機密。就在阿伊達父女準備要帶拉達梅斯逃亡時,卻正好被從神殿中走出來的安奈瑞斯及大祭司撞個正著,拉達梅斯束手就擒,而阿伊達父女則落荒逃去。
─ 第三幕落 ─ 第四幕 第一景 神殿大廳
第二景 神殿地牢 地牢裡暗無天日,拉達梅斯思念起阿伊達,但不知她目前下落如何。忽然他感覺到他不是獨自一人在地牢中, 原來是阿伊達在先前已經悄悄潛入,只為等待在愛人懷裡相擁而終。在甜蜜的二重唱裡,命運之神取走了這對戀人的生命,卻留給他們永恆的愛情。
─ 劇終 ─ |
![]() 劇中主要人物 阿伊達(Aida)/伊索比亞公主................................女高音 拉達梅斯(Radames)/埃及軍官...............................男高音 安奈瑞斯(Amneris)/埃及公主...............................次女高音 朗費斯(Ramfis)/埃及大祭司................................男低音 阿摩納斯洛(Amonasro)/伊索比亞國王........................男中音 埃及法老王................................................男低音 祭司、僧侶、軍官、戰士、埃及民眾、衣索比亞奴隸等..........合唱團
---以上内容整理自台北歌剧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