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神庙

古埃及神庙的围墙为一道道塔门所隔断,同时围墙的顶部起伏不平,呈波浪状,象征着原初之水,而高耸的神庙则是在这片混沌之中升起的原初之山,山顶是人类创造者的居所。进入神庙的人们犹如在混沌之水中经过了洗礼,带着纯净的灵魂来到神的面前。神庙的墙上也不满了自然景物的描绘:上部和天花板上是繁星点点的天空,张开翅膀的鹰神护卫着神的国土;墙壁下部常常点缀着自然界的花草,象征大地的繁盛。当尼罗河泛滥时,浅浅的河水漫入庙中,在壁画的映衬下,神庙正如河谷的缩影。

典型的古埃及神庙一般以中轴线为中心,呈南北方向延伸,依次由塔门、立柱庭院、立柱大厅和祭祀殿组成。这种纵深的结构使得神庙可以无限地继续下去。塔门多时达十几道,因为法老们喜欢在前人修建的神庙的基础上增增补补,而塔门又是最易完成的部分。其他部分也显示出累积完成的特点,如卢克索和卡纳克神庙都历经漫长的修筑过程,许多重要的部分是在托勒密时期完成的。古埃及人这种建筑神庙的原则反映出他们“无限延续”的愿望,不仅人的肉体、灵魂永远不灭,神的居所也要不断地延伸下去。

塔门是古埃及神庙最具特色的部分之一。它由对称的东西两个门楼和连接它们的天桥组成,象征东西地平面,是太阳神每天必经之路。塔门上通常有国王高举权杖打击敌人的形象,象征着对一切邪恶势力的巨大威慑力,这种威力迫使它们远离神圣之地。紧靠塔门,通常有国王的巨像或者高耸的方尖碑。自海特西普苏特首创斯芬克斯达到以后,塔门前面铺设一条两侧摆满石像的通道便成为一种惯例。

进入塔门之后,神庙的屋顶逐渐降低,而地面却逐渐增高,到了最深处的祭祀殿中,光线已非常黯淡,气氛也愈加肃静神秘。普通人只能进入立柱庭院,只有国王和大祭司才能到祭祀殿中,那里供奉着神像或国王的雕像,它们深居简出,只在盛大的宗教节日才被抬出神庙与公众见面。在审理重要的案件而难以裁决时,也依赖神旨,看神像点头或摇头断案。

神庙中高大的石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常见的柱头装饰有纸草花式、莲花式、棕榈叶式、哈托尔女神式等等。为了更好地采光,立柱大厅外围的柱子比中间的要低,这是成功地运用“自然采光法”的较早例子。柱子上布满文字和画面,如果保存较好的话,还能看到些微最初的色彩。

神庙中的祭祀活动一是感恩,二是祈求神的帮助,这些都通过一系列烦琐的仪式来完成。日常仪式由大祭司完成,每天早晨他要沐浴净身,然后才能进入祭祀殿,捧出神像,为之焚香涂油,目的是使神恢复生机和活力。在重大的宗教节日,国王亲自主持祭祀活动,以各种颂诗表达对神的感激。

古埃及人对神的崇拜有强烈的功利性,他们认为,神接受人类的供奉,就有责任保佑人们平安幸福,否则人类有权不敬奉他。因此,神不仅享受优美的颂诗,也要倾听民间的疾苦,帮助穷人和受病痛折磨的人。由于这种信念,人们逐渐把神庙拟人化了,神庙里的每样东西都有神性和魔力,他们从神庙的石墙上抠下碎末,当作良药和圣物。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国王们喜欢在旧神庙的基础上扩建,以保留其神力。即使不得已要拆除它们,也尽可能把所有的原材料整理出来,用到新建筑中。

因此,神庙有双重面孔:一是现世的神秘威严,一是节庆时的轻松祥和。古埃及人给予神庙“土地拥有者”的地位,使神的概念更具体化。此外,大量经济文献里提到,扩大神庙的物质财富是国王的重要职责之一。

--**-- Copyright © 2000-2021 HydeKong All Rights Reserved --**--